喜报|浙大出版社在第七届韬奋杯全国图书编校暨高校编辑出版能力大赛中再创佳绩!

发布者:朱虹发布时间:2020-03-17浏览次数:1458

日前,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了《关于表彰第七届韬奋杯全国图书编校暨高校编辑出版能力大赛获奖代表队、获奖人员的决定》,对第七届韬奋杯全国图书编校暨高校编辑出版能力大赛中获得职工组、学生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的代表队和个人予以表彰。


浙江大学出版社编辑冯宏涛获得编辑个人二等奖全国第三名的优异成绩,仲亚萍、董文一同斩获编辑个人优秀奖。仲亚萍所在浙江代表二队、冯宏涛所在浙江代表三队均喜获团体三等奖。浙大社已连续五届在该比赛中斩获荣誉此次无论是在获奖名次还是在获奖人数上,浙大社都再创佳绩。


冯宏涛(中)、仲亚萍(左)、董文(右)在比赛现场合影



伏案答题的浙江代表队(中列)


第七届韬奋杯全国图书编校暨高校编辑出版能力大赛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中国出版协会、韬奋基金会、中国编辑学会承办。职工组有全国近200家出版单位组成的141支代表队423人参加决赛。

韬奋杯全国出版社青年编校大赛始于2007年,每两年举办一次,目前已成为全国出版界提升业务能力、保障图书质量的重要品牌活动之一

浙大社高度重视图书质量,为加强编校队伍建设,于2015年正式成立编校中心,着力培养青年新手编辑与专业校对人员。五年来,编校中心“内外互动”的编校队伍培养模型已经形成,并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对培养方案进行适当调整。从最初以个人总结复盘与交流为主,到之后外训汲取外部专业培训的各种知识,再到以费曼技巧为原理的以讲促学,可以即时反馈的“编校一日一题”,以及生动有趣的趣味编校竞赛,严肃认真的编校能力大赛,立体化多方面地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提高大家的编校能力。


编校能力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点点滴滴的积累和实践。编校大赛没有明确的考试范围,广泛涉及的知识面正是对这一点很好的体现。而在此次比赛中表现优异的三位选手,在实际工作中也是业务小能手。我们来看看他们有什么宝贵的经验吧。



保持阅读的习惯

冯宏涛

艺术分社

我做编辑工作还不到四年时间,不敢说有什么心得。下面的东西,是我觉得对我的编校工作帮助很大的,权且称之为心得吧。


首先是读书。读书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读与编校无关的书,这是整个编校工作中最基础、最具个人特色的部分,其他部分都是在这上面建立起来的。我最喜欢读的是经典著作,这些书一般都体大思精,一天两天读不完,需要细水长流。去年读《汉书》,每天早上起床后,读上一卷,断断续续花了一年才读完。今年在读《资治通鉴》,每天午饭后读一卷半卷,感觉很好。除此之外,我会读点世界史的书,现在读的是《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每天晚上睡前读一节两节。如果偶尔突发奇想,我也会找一些小书来读,一般是一周以内专攻一本,这样的情况不会很多,一年可能有七八次。这些是习惯,不管做什么工作,我都会这样做的。


另一方面是与编校有关的书,深入一点的去年读了《古籍整理释例》,还读了点文献学方面的东西,这些对我在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工作有些帮助。经常性的,平时在看稿子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了,我一般会查中级教材和国家标准,《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这两本书汇集了许多标准,我经常翻。另外,这些年数字出版一直在发展,我偶尔会读些这方面的书,主要以建体系和打基础为主,读的是《数字出版基础》,也会去图书馆翻一些杂志。读编校方面的书,主要是为了使自己的工作更加规范。在我的概念中,编校是一门学问,有它的体系,每做一本书,都是把这个体系实践一遍。因此日常做书的过程中,就会刻意地去向这个体系靠拢。比如说,做精装书,遇到环衬了,就去看看中级教材对它的介绍;做扉页和版权页时,就去看看相关标准。并不是说不看这些东西就做不好,而是要把它做到最规范,而且明白其之所以规范的道理。久而久之,这个体系就融进头脑里了。所以,我觉得专业资格考试那五本教材和与出版相关的国家标准,一定要常翻常看,尤其是做一般图书的


其次是向前辈学习。我在进入出版行业之初,听了许多讲座。这些讲座,有的是制订标准的老师讲的。这些老师作为标准的制订者,对标准了如指掌,从他们的讲座里往往会听到一些在书上看不到的东西。比如,标准的条款为什么要那样规定,有哪些条款是可以讨论的,等等。这些东西,对我们理解和运用标准有很大帮助。有一些讲座是质检专家讲的,他们的讲座往往错例丰富,一场讲座基本上能把在日常看稿过程中遇到错误都涉及到,这样的讲座,对我们平时编辑加工很有帮助。还有一些是市场调研人员讲的,他们通过数据分析,向我们展示哪些书卖得好,网上怎么样,地面怎么样,这些对我们策划选题和营销很有帮助。这些讲座为我理解出版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和前辈、同事交流也很重要。我以前改稿子总是改得很多,滥施刀斧,但是没有意识到这是个问题,后来一位前辈看我改过的稿子,向我提出了这一点,我这才明白过来。前辈、同事改过的稿子也可以看一看,虽然改稿理念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在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我们能发现自己的优长与不足。




编校三境

仲亚萍

质检部

这次比赛前,受“木铎书声”邀请简单写了2015年那次比赛的心得。虽然这次比赛的结果与那次非常接近,但工作四个月与工作四年多相比,经过校对、编辑、质检的职能变化,对于编校工作的体会已经大不相同。就我个人来说,以下这些习惯令我获益匪浅。


首先是对书稿的宏观把控。这要从阅读说起。我想自己能两次获奖(更确切地说,是一开始能成为编辑)是得益于学生时代养成的阅读习惯。从大三到研三那几年,每年的阅读量在七十本以上。工作以后受工作习惯影响,阅读习惯有所改变(现在看书总觉得像是在做质检),阅读量有些下降,但每天也总会抽时间看会儿书。慢慢的,自己的阅读状态会发生改变,感觉离文字远一些,是离开一定的距离去看书的结构、内容、思想,而不是近距离地陷入书的语言文字。这样的状态移到编校工作中,就是在看稿时对书稿有一个宏观把控,从整体上把握书稿的学术价值和市场价值,才能提出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而不是只关注眼前的一字一句。


其次是从读者的角度转变成编校的角度,从中观层面理解书稿内容。比如遇到复杂句型,特别是英译汉书稿中囿于原文句型的句子,我的习惯是分析句子结构。我读高中时,英语课每个单元学习之前,都要做一张预习卷,其中一道题就是分析长难句的句子结构。这个习惯一直影响了我对英语文章的阅读和理解,再后来也迁移到了汉语书稿的编校工作中。虽然两种语言属于不同语种,语法规则不尽相同,但在遇到复杂句型时,这种方法仍然有一些帮助。做译著时还遇到过译文与原文句意完全不对等的情况,似乎是译者提取了原文中几个关键词然后拼凑成了一句话,原因也就在于译者没有分析原文而无法理解句意。


第三是从微观层面梳理字句和格式,这里涉及对规范文件的学习和对易错字词的记忆。我认为学习规范应该是去理解规范,而不是死记硬背。比如参考文献的体例就是让很多人头疼的一个问题,一条条规则似乎很难记。其实如果首先理解了规范和原则,形成一个“公式”,那再去看规则和例子时,就不是去硬生生地记住各种格式,而是用这些例子来验证这个“公式”,这样就化被动为主动了。对易错字词的记忆也是如此,如果理解了某个字的本义或者某个成语的来源,那会更容易记住这些字词。


最后是对生活中的语言文字的关注。很多做编校工作的人都有职业病,对生活中用字用词不规范的现象特别敏感。鉴于此,2018年初我们计划举办一场趣味编校大赛。在那之后的大半年中,我就在平时看展览看演出、看动漫看电影时以及从路边广告牌、标识语等地方收集了很多案例。这算是给枯燥的编校工作增添了一点趣味吧。




无关文科理科,

认真的态度和点滴的积累

才是完成比赛乃至做好编校工作

的不二法门

董文

青少图书出版中心

清早得知我有幸获得了第七届“韬奋杯”优秀奖,实在是意料之外,但内心又欣欣然。


在这个编辑出版界颇有分量的奖项面前,我觉得自己有点“怪”。我是年纪上的“老人”,八位参赛队友貌似都比我年轻,无形中有那么点压力;又是资历上的“新手”,这是我转行做编辑以来首次参赛,缺乏经验。同时,我是理科编辑一枚,讲出我在做浙大数学优辅图书的时候,队友们都惊呆了。之所以“意外”也是基于以上几点。难怪同事们戏称我是一匹“黑马”。


似乎文字功底深厚的文科编辑素来是获奖热门选手,但我想,这次小小的成绩也足以说明,无关文科理科,认真的态度和点滴的积累才是完成比赛,乃至做好编校工作的不二法门。一来我学生时代的阅读广而杂,从天文地理到二次元亚文化,喜欢写作,相对也有不差的文字积淀;二来理科的逻辑头脑让我处事条理,善于拆解理顺工作中繁杂的环节,以及考试“套路”。入社以来,更是有幸遇到了一群友善且经验丰富的同事、前辈,在他们毫无保留的指导和栽培下,加之自身阅稿实践中的认真反思总结,我在编校方面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借此机会也要衷心感谢他们!


这次的成绩是对我过去三年工作的一点肯定和嘉奖,但更让我看清了自身与优秀编辑之间的巨大差距。以此为契机,保持平常心,继续提升自我,把比赛经验转化成提升图书质量的生产力,才是参赛的意义,也算是守住了执意投身编辑出版事业的初心